导入数据...
  
讲座回顾 | 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第一讲:词汇的语体差异及其分析——以一篇五代公文为例
[中华传统文化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1日
  查看:202
  来源:

2021年11月7日晚7点,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文学院、四川省扬雄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第一讲于线上如期举行。著名语言学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汪维辉先生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词汇的语体差异及其分析——以一篇五代公文为例》的讲座。本期讲座由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副教授王勇主持,校内外300余人在线聆听。


汪维辉教授的讲座分为引言、语料、分级词表、语体分析和总结五个部分。

image.png



讲座伊始,汪维辉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要旨:以五代奏文《请禁业主牙人陵弱商贾奏》(下文简称《奏》)为例,对其中的词做语体分析,旨在为汉语史词汇的语体差异分析做一些积极的探索,希望能引起同道的兴趣。

首先,汪维辉教授详细介绍了什么是“分级词表”。借鉴日本学者仓石武四郎《岩波中国语辞典》对现代汉语词汇语体分级的方法,汪维辉教授按语体特征将汉语史词汇分为“文2级—文1级—0级—白1级—白2级”五级。关于语体分级,汪教授做了进一步讲解:要给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分级,必须调查文献,通过比较和分析做出判断。


image.png


其次,汪维辉教授根据是否见于先秦、西汉典籍,将《奏》中所有的词汇划分为文言词和白话词两类,并在各自内部进行再分级,最终形成了《奏》的分级词表。观察词表可以发现,《奏》中的词汇主要集中在“0级”和“白1级”,无“文2级”词汇,“文1级”和“白2级”词汇也比较少。这说明当时通用的公文主要由通体词和一般的白话词写成。

再次,汪维辉教授分析了《奏》中部分词的语体属性。将语义相同而语体属性不同的同义词组归纳为“文白词对”,将东汉以后出现的新兴词汇成分确定为“新词/新义”。根据分级归类,《奏》中共有17组文白词对,可以细分为文白同现、有白无文、有文无白三类;新词/新义主要分布于“白1级”和“0级”。

根据以上分析,汪维辉教授认为,此类奏章是性质比较通俗的应用文,仍以文言为基调。但词汇难度并不大,都比较通俗易懂,词汇等级主要集中在“白1级”和“0级”。

最后,汪维辉教授指出,应该重视汉语史研究语料的口语性,通过分析词项的语体属性,把判断依据从语感提升为量化数据。


image.png


讲座结束后,听众们受益匪浅,并且踊跃发言,纷纷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疑问。汪维辉教授均耐心地予以解答。

针对材料的语体属性和方言属性在词汇研究中的价值和地位问题,王勇老师向汪维辉教授请教。汪教授回应:研究古代汉语,首先要对语料进行分析,而明确词汇的文白属性是分析语料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果不区分词汇的属性,将不同性质的词汇放在一起比较,就无法抽象出准确规律。

讲座最后,王勇老师对此次精彩的讲座进行了总结,并代表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文学院、扬雄研究中心师生对汪维辉教授的倾情讲解表示诚挚的感谢。历时两个小时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中华传统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