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青年谈系列讲座·民族文学与文化”专场学术活动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此次活动由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主办,中华文化与西南区域文明互动研究中心承办。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是跨学科、跨领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平台,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学院办院宗旨,加强学界的学术联动力,增进学术交流,促进学院各学科的发展,提高青年学者科研能力,特此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研究青年谈系列讲座”。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华传统文化学院院长王川,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徐希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等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华商学院、新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单位从事民族文学与文化研究的青年学人围绕“中国多民族口传文学研究路径探索”主题各陈高见,共论学术。
探索多民族文学理论研究路径
口传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人类历史、文化、文学、民俗等丰富知识。面对现代科技人文的冲击,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和研究口传文学,并对现有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是新时代给民族文学研究提出的新问题。
关于如何突破传统范式研究,为少数民族文论研究找到更多学术生长点,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刘亚娟站在比较诗学的维度认为,应从比较与对话、古今交融、与西方文论之间的传播与交流关系上探索少数民族古代文论所具有的独特内涵,从文化、文学、文论同源的三层关系上,展示少数民族古代文论所具的沟通中外比较文论的现实意义。
多民族文论与文化交往交融交流是中国多民族文论长期得以持续性发展的动力。如何在保留地方本土文化特殊价值,形成本土诗学意识自觉的同时,融入主流诗学和文化的发展,无论处在南方的滇桂,还是西北的西域,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诗论家们做过不少努力。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锋通过对南方清代诗学的发展考察后认为,这种本土诗学意识并不在于彰显本土文学的异质性,而是确认本土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学有机组成部分的价值和意义。本土意识的形成,既源于南方少数民族批评家对于史实的细致考察,也是他们全面接受中土经典诗学理论的结果。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学者王喜娟对现存最早的清代西域诗话著作《出戍诗话》进行考察,提出此书作者认为西域风雅与中原并无二致。这一点无论是对于中土诗学价值的传播还是对于构建西域诗学都具有独特价值。
在少数民族浩如烟海的口传文学中,分散着丰富的口传文论,它们是中国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邓永江认为,应该打破各种思维习惯,以中国多民族文化互动交融为视野,展开少数民族口头文论相关研究,是建构中国文论话语实践之重要表征。
论及中国多民族文学理论多样化研究范式,徐希平认为,中国文论是多民族智慧的结晶,只有打破主流诗学与少数民族诗学之间的屏障,站在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论高度,才能建设和发展好中国文论批评。
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是跨学科、跨领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承平台。
本网记者曾江/摄
研讨多民族口传文本研究路径
口传形式文本的“定型”,为书面文学的创作带来了大量素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邱婧认为,在当代中国的民族文艺格局中,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离不开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新中国第一代少数民族作家创作了大量以叙事长诗为主要体裁的文艺作品,这一现象的发生,不仅彰显了作家对民间文学资源的接受、改编与再创作,还与新中国民族文学的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学的发生以及国家话语下的民间文学整理与“新民歌运动”的开展密切相关,民间文学的作品化正是民间文学资源在国家话语规约整合之下被改写与重构的产物。
在20世纪80年代,在此前50年代民族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大规模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在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多看来,20世纪下半叶,全国性的各民族口头文本搜集整理翻译运动为有关研究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这些少数民族口头文本成为民族文学史、文化史的重要材料。当前,文本赖以活态传承的“语境”日益受到重视,在从“语境转向”迈向“实践转向”的过程中,对过往文本制作和应用的反思尤为重要。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国太认为,民歌的研究在方法和视野上应多元并举,即要提倡在语境中理解民歌,也不能忽略在田野中释读歌本,在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中理解民歌的活态文献特性。
谈到中国现代多民族民间“口传文本”与书面文本的互文性,毛巧晖认为,在当下的学术话语中,“民间”这一术语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我们展开相关的研究,既要注重口传文本与语境之间的特殊关系,还要关注口传文本与民间文学入史的特殊性价值意义所在。
【编辑:王旭;审核:王勇;终审:阳家全】
地址:(狮子山校区)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邮编:610066) (成龙校区) 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邮编:610101) © All Right Reserved . 四川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网信处制作维护) 蜀ICP备05026983号 信息管理 |